重庆市云阳县图书馆

重庆市云阳县图书馆始建于 1931 年,是国家一级图书馆,现位于双江街道两江广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 4 楼 。其建筑面积近 7000 平方米,馆内藏书丰富,有 14 万册,其中 134 册为典藏古籍,还有 38 种报纸与 180 种杂志 。

馆内功能区域多样,设有外借室、地方文献室、古籍室、成人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等,满足不同读者需求。馆内还打造了 “育新讲坛” 等特色服务项目,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和红色经典书刊,开展经典文献推广、特色讲座、户外考察等活动。目前,云阳县图书馆构建了庞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,有 118 个分馆、5 个 24 小时城市书房、24 个梯城・悦读吧、5 个党建图书馆以及 1 个汽车图书馆 。


重庆市忠县图书馆

重庆市忠县图书馆成立于 1980 年,其前身为忠县文化馆图书室,现位于忠州街道红星梯道 8 号,建筑面积达 3000 平方米,是国家一级图书馆 。馆内设有采编室、借书室、儿童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域,设施完善,为读者营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。

该馆馆藏丰富,文献总量持续增长,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与知识层次读者的需求。秉持 “读者第一,服务至上” 理念,它全年免费开放,提供借阅、咨询等基础服务,还积极开展送书下乡、进工厂、入校园等阅读推广活动。同时,支持预约借书、代查资料等个性化服务。此外,馆内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、文化讲座、艺术展览等活动,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在推动全民阅读、提升地区文化氛围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。


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

涪陵区图书馆以品牌带动阅读推广的纵深推进,红色文艺轻骑兵阅读推广、涪州讲坛、院坝读书会、图书馆一日游、红色之旅研学游等读者耳熟能详的活动品牌,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,为“书香涪陵”建设夯实了根基。

为涪陵区打通阅读推广最后“一公里”,实现阅读推广全覆盖,彰显公共文化的无差异化服务,制定了以“区图书馆为总馆,乡镇社区为延伸”思路,构建起布局合理、方便快捷、触手可得的阅读推广服务链。


重庆市高新区图书馆

重庆高新区图书馆致力于为民众打造优质文化空间 。目前,实体场馆建设规划正稳步推进。在规划蓝图中,其馆舍将设计得宽敞明亮,功能分区合理,能充分满足不同读者需求 。

当下,高新区通过建设多个 24 小时智慧书房,构建起便捷阅读网络。书房运用人脸识别、RFID 射频识别等技术,实现无人值守、自助借还。像曾家镇书房藏书丰富,涵盖多类书籍;白市驿镇书房融入川剧脸谱元素,别具文化韵味 。同时,“高新区数字图书馆” 资源也极为丰富,有 18 万余册电子图书、海量听书及期刊资源等,免费供公众阅读 。此外,高新区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,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,让市民尽享文化盛宴 。


重庆市璧山区图书馆

重庆市璧山区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,亮点纷呈。它建筑面积达 25100 平方米,新馆以 “竹简” 为设计灵感,风格新颖,馆内配备 16 个功能空间与 2000 余个阅览座位,RFID 图书管理等智能化设备提升服务效率。馆藏资源丰富,拥有纸质藏书 59 万余册(件),数字资源 12TB,满足多元阅读需求。其服务体系完善,除基础借阅、咨询服务外,还构建起总馆 - 分馆 - 服务点三级服务体系,设有城市书房和 24 小时自助图书室。同时,积极打造 “书香璧山・童心悦读” 等特色品牌活动,坚持 “周周有活动、季季有主题”,年服务读者借阅 15 万余人次、到馆 71 余万人次,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 。

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图书馆

图书馆始终秉承“读者满意,服务第一”的办馆宗旨,提高服务效能,夯实业务基础,科学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。2013年、2017年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定为“国家一级图书馆”。2017年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单位。万盛经开区图书馆为当地居民提供知识获取与文化交流的平台。馆内空间设计合理,有安静舒适的阅读区域,也有供读者交流互动的空间。馆藏资源丰富,能满足不同年龄、不同职业读者的阅读需求。该馆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,如邀请专家举办讲座、组织图书漂流活动等,推动全民阅读,提升市民文化素养,助力万盛经开区的文化繁荣 。

业务范围

我司以总分馆制为核心

构建覆盖全民的文化服务立体网络

打通图书馆、文化馆公共服务"最后一公里"

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服务效能提升,

推动文化学习成为全民生活方式

 

案例覆盖全国10余个省份,服务200+行业客户

具备省、市、区县、街道/社区五级整馆建设经验

成功交付高校图书馆、博物馆、24小时城市书房等多类型项目